书城网 > 穿越小说 > 穿越古代: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> 正文 第31章 大运河漕运中的漂没

正文 第31章 大运河漕运中的漂没(1/2)

    而汉人建立的朝廷都一副德性,大康也是崇文抑武,军人地位很低,文官视士兵如奴隶和罪f。

    所有的军饷,粮草,都是由所在地的上级粮草官负责押送。

    押送粮草的过程中,一般由上级派文官监督押送军饷,粮草,甚至于护甲,兵刃这样的东西都由文官派人押送。

    当然漂没也发生在大康朝驻扎的边境的军队身上。

    文官贪财比武官还胜,武官起码知道没粮食吃士兵就会挨饿,还打个屁仗。

    但是文官才不管那么多了,就像冯主事一样,千里为官只为钱,于是便有了漂没这一说。

    具体点就是送十到八,或者送十到六,都是可以理解的。

    通俗点就是一万两银子,实际上到军营的只有八千两至六千两,其他的两千两到四千两,文官就以漂没为借口。

    就是说,这些东西路上遇到意外,损失掉了,没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,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被贪污了。

    漂没不仅仅存在于边关,在大运河漕运中,存在更为惊人的漂没。

    大运河漕运中的漂没,通常比实际到达京城的数量还要多二三倍。

    九爷,到义仓看了一下,你就会知道有多壮观了!

    王胖子砸吧砸吧嘴,又低声说道:从徐州发来的漕粮,全部都是,白粮可是很好卖的!

    赵雄这几天,在书房里晚上恶补了一下关于大运河的方方面面。

    大运河两岸的漕粮的征收,有五种花样。

    一种叫正兑,直接运到京城十三仓交纳。

    一种叫改兑,运到通州两仓交纳,这两处米仓简称为京仓通仓。

    再有一种白粮,就是糯米。

    亦运到京仓,供给祭祀及发放王公官员俸米之用。

    规定由扬州松江常州太仓,以及浙江的嘉兴湖州等五府一州缴纳,这几年又加了一个松江府。

    王胖子谈兴正浓时,大掌柜王梁城从内堂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王梁城,约莫四十岁左右,生得矮小而沉静,在懂世故的人眼里,一望而知是个极厉害的人物。

    二舅,

    大掌柜!

    九爷!请到里面说话!

    前楼二层,拐了几个回廊来到一间宽大的书房。

    厨房中间用屏风隔起来,一隔两半。

    外间是八仙桌和4把椅子,里面是一张榻榻米,上面放着一张小茶几,陈设整洁。

    窗前一张小楠木桌子,排列文房四宝,靠着两堵墙还有一排书架。

    王梁城介绍道:

    盘下这个店铺的时候,这个书房就有了我给你留着呢,只是换了少部分家具其他的都没动,你不是爱看书吗?

    这里有很多兵书,我都摆整齐了,你在衙门里做累了,就到这来喝茶看书,看大运河的景色。

    说着他支起了一扇窗户,冷风刮得进来吹拂着赵雄英俊的脸。

    赵雄走了过去,看着外面的景色,他发现太阳就要落山的大运河,铺上了一层金光,是如此的漂亮。

    突然他看到了,那个在码头上的小乞丐,拉着一个大乞丐的手仰头说的什么,说完以后她们向着闸官所走去,估计是去喝自己施舍的粥了。

    赵雄目送的这一大一小两乞丐消失在拐弯处,就关上窗。

    大掌柜王梁城就掩上门给赵雄泡茶,泡完茶后就看到赵雄在书架边上翻书。

    赵雄打量一番书架上文人雅客的书没有多少,但是讲究兵法策略的书确实不少。

    他顺手拿起一本书架上的《正气堂集》翻看了几页,又摆回原处。

    又拿起一本《续武经总要》和《洗海近事》看了下,都是前朝的书但是给前屋主翻烂了。

    赵雄拿起一本《纪效新书》上随意翻看几页,内容上用红色的毛病打了标签。

    每一章上都用藏头小笔加注了读书心得。

    其他《孙子兵法》《武经总要》《吴子》《六韬》等书也有都有读书心得。

    大掌柜抬起头说道:九爷,怎么对兵书战策感兴趣了?

    赵雄拿了一本《孙子兵法》走到榻榻米旁坐下,笑着说道: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人不读书,有眼无珠啊!

    大掌柜对九爷这番如此直白的说辞给搞到哭笑不得,他也理解以前小的时候九爷就不爱读书。

    整天耍枪弄棒,搞到大运河上鸡飞狗跳的。

    赵雄笑着讲了一句: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!

    大掌柜笑着点头说道:这句话还有点韵味儿,坐,我给你泡茶!。

    赵雄跪在了榻榻米上看大掌柜王梁城泡茶如,行云流水,雅味十足,大掌柜推过一杯给他,笑着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 

催更报错